数控车床件(机器人传输柱)的精度与强度保障:富泰鑫的冲压工艺方案

日期:2025-07-29    编辑:富泰鑫五金    阅读: 0

  机器人传输柱作为连接执行末端与机身的核心数控车床件,其精度直接影响机器人的运行稳定性,而强度则决定了负载能力。富泰鑫通过数控车床件冲压技术的精准把控,为机器人传输柱提供“高精度 + 高强度”的双重保障,满足3C、汽车制造等场景的严苛需求。

  模具精度是数控车床件冲压的基础。富泰鑫采用高精度数控车床加工模具型腔,配合慢走丝线切割工艺(精度±0.001mm)制作冲压刃口,确保模具定位误差≤0.002mm。针对传输柱的关键配合面(如与机器人关节的连接部位),模具设计时预留0.01mm的精密冲压余量,通过后续数控车床精车工序,将直径公差控制在±0.005mm内,保证装配时的零间隙配合。某协作机器人客户的传输柱(直径20mm,长度80mm)经此工艺加工后,垂直度误差从0.03mm降至0.008mm,运行时的振动幅度减少60%。

数控车床件(机器人传输柱)1.jpg

  冲压参数优化适配材料特性。机器人传输柱常用6061铝合金(轻量化需求)与45#钢(高强度需求),两种材料的数控车床件冲压参数需差异化设定:铝合金冲压时,采用“低压力 + 高速度”(压力10-15kN,速度500次/分钟),避免材料拉伸变形;45#钢冲压则通过“阶梯式加压”(初始压力8kN,逐步增至20kN),减少刃口磨损导致的尺寸偏差。富泰鑫的伺服冲压设备可实时采集材料变形数据,自动调整参数,加工后的传输柱表面粗糙度达 Ra1.6μm,无需二次打磨即可满足装配要求。

  强度检测筑牢质量防线。每批次数控车床件冲压完成后,富泰鑫抽取5%的传输柱进行强度测试:通过拉力试验机检测轴向负载(≥500N无变形),用硬度计验证表面硬度(铝合金≥HB95,钢材≥HRC25)。同时,采用超声波探伤技术排查内部裂纹,确保冲压过程中材料纤维未被破坏。这种“模具精度 + 参数优化 + 全检保障”的工艺逻辑,让机器人传输柱在高频次运转中保持稳定性能,成为机器人高效工作的可靠支撑。